1 概述

1.1 版本

服务器版本
v8.0.0及以上版本

1.2 功能简介

在复杂的多应用系统环境下的数据分析,考虑到系统间的数据安全,除了直接连接业务数据库进行数据查询外,往往需要通过调用外部系统已提供的http/https的数据接口为报表提供数据来源。而外部系统提供的接口规范不尽相同,乐创者支持通过接口数据方式,对来源自不同外部系统调用接口进行适配。

2 实例

我们以“城市天气预报”为例,通过“接口数据”调用某城市的实时天气数据,进行数据展示。
运行效果如下图:

3 制作过程

3.1 http查询

实例制作的第一步就是进入数据模型管理界面创建接口数据“http查询”,调用第三方提供的外部接口。
点击全局“+”或某目录的“+”选择新建模型“http查询”,创建一个http查询接口数据,为报表的制作提供数据源。

创建http查询接口数据时,需要进行“请求”和“返回”的配置。

1、请求
主要根据访问的接口配置请求方式、访问地址以及相关的参数。其中,请求方式分为两种:GET和POST,根据请求接口允许访问的方式进行配置。
1)GET和POST的公共配置:

  • 地址
    格式要求:“http(s)://${域名}/${接口路径}”
    既然是http发出的请求,所以肯定是一个URL,用域名和接口路径来确定一个具体的接口。
  • 字符集编码
    默认是UTF-8,支持选择UTF-8、GBK、GB2312,也可以手工填写。
  • 请求头
    请求头包含许多有关的客户端环境和请求正文的有用信息。例如,请求头可以声明浏览器所用的语言,请求正文的长度等。
    2)GET的个性化配置
  • 请求参数
    “GET”的请求参数设置位置有两种:一种是在地址中定义;一种是在请求参数中以“key-value”的方式定义。
    3)POST的个性化配置
  • 请求体
    请求体支持三种方式:none、x-www-form-urlencoded和raw。

    x-www-form-urlencoded:以“key-value”的方式传参。

    raw:可以上传任意类型的文本,比如TEXT、JSON、XML等,以请求体的方式传参。

    实例中接口请求方式两种都支持,所以配置任何一种方式都可以。
    以“GET”请求为例,请求时需要传递一个参数“cityCode”,分页查询数据还需呀传递分页相关参数。
    配置如下图:

    请求参数也可以定义在地址中,但是一般不建议,如果参数中含特殊字符,可能会导致接口无法正常调用。

2、返回
主要根据请求接口返回的数据配置对应的数据类型和取数规则,并配置输出字段。
返回的数据类型包括:XML、JSON,依据调用接口返回数据的类型进行配置。

在进行“返回”相关配置之前,我们先来看一下“天气预报”实时的原始数据:

{
    "weatherinfo": {
        "city": "北京",
        "cityid": "101010100",
        "temp": "27.9",
        "WD": "南风",
        "WS": "小于3级",
        "SD": "28%",
        "AP": "1002hPa",
        "njd": "暂无实况",
        "WSE": "<3",
        "time": "17:55",
        "sm": "2.1",
        "isRadar": "1",
        "Radar": "JC_RADAR_AZ9010_JB"
    }
}

从原始数据中,可以看出,返回的数据类型为“JSON”,而且可以得知相关数据的取数节点名称,那么,接下来我们就可以进行“返回”的取数设置了,配置结果如下图:

JSON取数规则的说明:

名称 说明
状态节点 接口调用成功或失败状态的节点名称
成功状态值 接口调用成功后返回的值
错误码节点 接口调用失败后返回错误码的节点名称
错误信息节点 接口调用失败后返回的错误信息的节点名称
数据节点 接口调用成功后返回的数据的节点名称

取数规则配置好之后,就可以配置“输出字段”了,点击“获取字段”弹出设置界面如下图:

点击“接口执行”,因为“请求”中设置了自定义参数,所以需要先设置参数值,如下图:

参数设置完成后即可将获取接口数据中的字段信息,选择实例中需要使用的字段确定即可,选择的字段将作为输出字段使用,如下图:

我们可以对输出字段进行增删改操作,其中路径名称中的节点之间规定以“.”分隔。
到此,实例中的http接口数据就准备完成了,点击“运行”输入城市名称就可以查询该城市实时的“天气预报”数据了。数据如下图:

3.2 制作报表

新建一个普通报表,只需简单的三步即可完成报表的制作。
第一步:将创建好的http查询接口数据添加到数据源中,此处会显示我们创建时定义的参数,如下图:

第二步:进行报表制作,将需要展示的信息拖入报表页面:

第三步:最后调整样式,制作控件联动,最终效果:

到此,“天气预报”报表就完成了,执行报表时输入城市名称,即可查看对应城市近一周的天气温度变化。

4 总结

1)“GET”请求和“POST”请求主要的区别就是传参方式不同;
2)返回的数据类型支持包括:TXT、CSV、Excel、XML、JSON;
3)“POST”请求的请求体支持的类型包括:none、x-www-form-urlencoded和raw;
4)“GET”请求的参数最好在“请求参数”中设置。

作者:fancy  创建时间:2025-09-15 11:36
最后编辑:fancy  更新时间:2025-09-15 16:13